路透北京8月4日 -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做市指数近日跌跌不休屡创新低,本周已跌破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最低点,年内累计跌幅逾24%,如此极端行情令投资者大失所望情绪低落。
市场人士指出,宏观经济低迷令挂牌企业基本面变差,监管层推出的政策红利低于市场预期,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参与热情,尤其是在制度安排上难有突破,导致新三板行情和流动性持续走弱。
“新三板低迷期仍然会较长。”银河证券新三板首席策略孙建波表示,目前新三板的低迷与宏观经济不振有关,不可回避,投资者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熬过去。
今年以来,新三板做市指数持续下行,期间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指数由年初的1,438点跌至8月4日的1,092点,并于近日创出17连阴的历史记录。而自去年4月创下历史高点以来,其累计最大跌幅已达近六成。
面对如此极端走势,市场参与各方似乎都有一种无力感,多数投资者已选择临时退场,静观其变,市场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
“目前三板的成交量维持在比较低迷的状态,整个市场的行情还是下行,我们预计这个指数下一个关口会奔着1,000点去。”联讯证券新三板首席研究员付立春认为。
与指数持续下跌相呼应的是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枯竭、融资更加困难和低价股的大量增加。数据显示,3月以来,新三板融资市场整体出现收缩迹象,融资遇冷迹象明显。
另据统计,截至8月1日,新三板共有130多只做市股收盘价跌至2元人民币以下。而进入7月后,新三板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低迷,已连续数周成交金额低于30亿元。
金长川资本总裁刘平安博士在谈及新三板现状时表示,现在的市场大环境叠加新三板的疲弱表现,令投资人对新三板的投资更加谨慎,“现在不是特别好的都不投,如果企业没有正的现金流都不投。”
近期很多新三板热门做市股出现了复牌暴跌的现象,如巨网科技复牌当日跌幅达74%,而公司此前刚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达280%-32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达108%-138%。
**期待制度安排有所突破**
分析人士指出,新三板遭遇目前局面或与市场各方的认识分歧有关,监管层更偏向将新三板建设成场外市场,而挂牌企业和投资人则希望建立类似于公募市场的制度安排以提高市场活跃度。
市场定位的预期差距导致新三板的投资者普遍采取观望态度,长期投资意识不够,投资者数量亦明显不足,且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整个市场监管和管理成本急剧上升,日益暴露的问题导致目前监管政策趋严。
“新三板目前交易不活跃和制度安排有很大关系。”刘平安认为。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新三板行情应该是出乎管理层和广大投资者意料之外的。新三板在度过发展初期后,在不断完善监管措施的同时,必须不断落实政策红利以凝聚市场人气,稳定市场信心,但在制度安排未有明显突破前,其低迷期料仍较长。
业内人士呼吁,期待有更多能改善整体流动性和引入资金的实质性措施出台,如继续大力引进机构投资者、加紧出台非券商参与做市管理办法等。
同时,新三板若能尽快引入社保、公募、保险基金入市,早日推出大宗交易平台,适度降低投资者门槛引入新资金等,则或有望摆脱当前这种低迷状态。
“现在这种行情,应该说还是非常期待有陆续改变市场流动性的制度红利的推出,这种需求非常迫切。”付立春称,否则,对于不管是创新层还是基础层的企业来说,都将面临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2016.08.15引自路透社
(作者为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刘平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