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张梅女士比较权威的演讲,她代表股转系统给我们做了很重要的信息传递。
感谢在座各位在初秋的周末牺牲休息的时间参加我们这个论坛,这表明大家对新三板的关爱和重视。
近期新三板有两个重要的纪念性的日子,8月25日是做市商制度正式推出三周年,9月20日是全国股转系统获批成立五周年,我们论坛选择这么一个时点,也是主办方对新三板市场快速发展的致敬。
8月25日召开的新三板建设媒体通气会上,全国股转系统公司董事长谢庚明确指出,新三板的定位就是以服务创新创业企业为主,公司以信息披露为基础进行公开转让,企业的融资方式没有限定性要求,挂牌公司的性质是公众公司。众所周知,当前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得到的金融支持更是薄弱。前两天上市公司中报结束以后看到一些数据,25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是7700多亿,整个A股上市公司,3000多家的盈利是16000多亿。商业银行获得的利润回报相当丰厚,这些商业银行由于很多制度方面的设计,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比较薄弱。沪深两个交易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有3000多家,平均每年新挂牌10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各类企业五千万家,3000多家上市公司与这个基数相比显然是反差非常强烈。在规模上大多数企业距离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要求十分遥远,只有极少数具备相当规模的企业才能幸运的进入到沪深交易所。因此建立新三板这样一个市场平台正是国家为促进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激活民间投资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
时至今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已经接近1.2万家,2016年新三板有2600多家企业成功募资,占比超过1/4,融资总额为1400多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5500多万元,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谢庚董事长在8月25日的通气会上特别指出“新三板的改革思路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内部分层,以完善分层标准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发行、交易、投资者准入和监管各个方面的改革,理顺市场制度逻辑,为众多挂牌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放眼全球资本市场与新三板市场,最为类似的就是纳斯达克。
有人做过统计,纳斯达克的成功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定位清晰,服务于成长性企业的二板市场。
二、灵活的分层制度,全球精选市场的定位完全不限于纽交所,对优质企业仍具吸引力,并最终流入了苹果、Alphabet、微软、Facebook、亚马逊等多家科技巨头。
三、明确的转板机制和退市制度,贯通整个多层次资本市场。
四、不断推进的混合交易制度,竞价交易和做市商制度,匹配不同的企业。
很多市场人士都期盼着新三板最终能够发展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显然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要实现这个愿景需要市场各方包括在座的各位付出巨大的努力。
今天中国证券报与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国新三板战略发展高层论坛正是践行这种努力。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各位重磅专家的发言中以及稍候的圆桌对话中会有更多的信息、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